“可以領肥料了嗎?”“我也要來一點。”今日上午,廚余垃圾處理房迎來了鍋肥料出爐,一大早,居民爭先恐后趕來領取。
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的試點小區之一,建有廚余垃圾處理房,配備了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廚余垃圾不用出小區,可直接變為有機肥料供居民種花種草,這種做法在我市尚屬例。
在該小區廚余垃圾處理房內,只見工作人員打開一臺機器設備出料口,新鮮的肥料吐出。整個垃圾房沒有點半惡臭味,反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木屑清香。
“小區共有多少戶,每天產生多少公斤垃圾,其中的廚余垃圾就有多少公斤,生化機每次都能處理掉多少公斤餐廚垃圾。”小區服務負責人介紹,產生的有機肥料除部分用于小區的綠化施肥外,大部分送給小區和周邊居民。
垃圾分類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除加大宣傳力度外,還給每戶居民發放干濕分類垃圾桶。垃圾集中收集亭實行“定點、定時、定人、定監控”管理,專門配備兩名督導員現場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并監督居民現場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廚余垃圾分類后制成有機肥采用的是的高溫好氧發酵工藝,通過物理和生物技術手段,經過15天左右在密閉的發酵罐中連續的有氧發酵,將畜禽糞便、生活污泥、餐廚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加工成可用于農作物的高品質有機肥。萬豐餐廚發酵罐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快速繁殖分解作用進行發酵,在減少有機廢棄物的同時蒸發有機物中的水分,以簡單操作獲得優良的有機肥的發酵機。
值得一提的是,小區對垃圾分類實行積分兌獎機制,每戶居民分發一張垃圾分類積分卡,分類工作做得好的居民一天多可拿到2積分,積分達到50分就可用來兌換垃圾袋、洗衣液、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卓有成效。
餐廚垃圾對環境和人群的危害已十分嚴重,是城市環境一個重要污染源,對人們的正常生活與身體健康構成了威脅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人們的廣泛關注。2010年7月,辦公廳發布文件,決定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餐廚垃圾處理問題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