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便有機肥行業野蠻生長,標準老矣新政來襲
在政策支持拉動下,國內畜禽糞便有機肥已然進入了快速爆發期。除了政策拉動之外,更源于龐大的畜禽糞便產量帶來的環境壓力。據我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李季介紹,現如今國內畜禽糞便資源量已達到38億噸,增量迅猛,然而經無害化處理的僅1億噸左右,比例相差懸殊。
畜禽糞便有機肥產業亂象背后,新企業迭起、新市場暴增與“標準老”、監管羸弱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標準問題已然成為阻礙畜禽糞便有機肥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1、有機肥中有機質含量檢測方法成為企業詬病的焦點。我國農資流通協會有機肥分會秘書長沈建華告訴記者,畜禽糞便有機肥生產中,單靠畜禽糞便原料很難達到《有機肥料》(NY525-2012)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中規定的“有機質含量≥45%”的要求,需要添加其他有機質原料進行科學復配才可達標。
2、重金屬檢測也爭議不斷。據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檢主任李俊表示,現在標準中檢測重金屬僅有鎘、汞、砷、鉛、鉻,但農田土壤中的銅、鎳、鋅等元素同樣屬于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元素的積累在土壤中產生富集效應而影響土壤健康。他建議,在有機肥的相關標準修訂中,應加入銅、鎳、鋅等元素的限量指標,并進行跟蹤監測。
3、腐熟度和水分監測指標。李俊告訴記者,畜禽糞便有機肥腐熟度的檢測很有必要,未經腐熟畜禽糞便有機肥一旦流入農民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土壤健康。
4、水分檢測涉及面更廣。李季告訴記者,由于南北方干濕程度存在一定差異等多方面原因,導致畜禽糞便有機肥生產企業在標準執行上碰壁不斷。水分檢測是否需要因地制宜,是標準修改上值得考慮的一方面。
新政來襲,會不會對現存有機肥企業的原料來源形成威脅
記者獲悉,針對畜禽糞便有機肥的堆肥環節,一項新標準正在醞釀中。畜禽糞便生產商品有機肥的企業都將有所波及。
據了解,農業部正在編制畜禽糞便堆肥標準,現已開始征集意見,該標準不僅將對堆肥過程和產品做出細致要求,更指出了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的政策方向:種養結合。
李季教授參與了該標準的制定,他坦言,規模養殖加快發展,養殖與種植分離成兩個主體,養殖的不種地,種地的不養殖,客觀上隔絕了糞便還田的通道。
據李季透露,此項堆肥標準有些指標相對較低,如水分質量分數≤45%即可。一方面農戶可直接跟養殖場對接采購使用,另一方面利于廠家在堆肥原料上深層次加工。而那些沒有能力做堆肥處理的小型養殖場甚至可以與有機肥廠合作共建堆肥設施。
“種養結合”會不會對現存有機肥企業的原料來源形成威脅?李季認為,種養結合和堆肥執行標準的實施,并不意味著商品畜禽糞便有機肥將面臨重創,反而對企業是個好事。他分析道:“該標準要求養殖企業對畜禽糞便進行無害化堆肥處理,有機肥企業在加工該類肥料的時候反而會省去很多環節。
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檢主任李俊李俊認為,種植業對畜禽糞便有機肥消納量將決定養殖規模,超出消納量的養殖、加工相結合企業可能需要在養殖結構上作出一定調整,畜禽糞便或是沼氣處理成為能源,或是做有機肥。
相關資訊